tóngjìng

铜镜


拼音tóng jìng
注音ㄊㄨㄥˊ ㄐ一ㄥˋ

繁体銅鏡

铜镜

词语解释

铜镜[ tóng jìng ]

⒈  古代铜制的照面用具。一般作圆形,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,背面常铸花纹。历代曾有各种形状和图案的铜镜。清代以后逐渐为玻璃镜所代替。

bronze mirror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铜竟”。古代照面的用具。铜制,一般作圆形,照面的一面磨光发亮,背面常铸花纹。我国从青铜时代初期出现铜镜,历经 商、周、秦、汉,直至 明 清,长期流行,至近代大量使用玻璃镜后,才被取代。

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或负板案以为楯,或执铜镜以象兵。”
晋 陆机 《与弟云书》:“仁寿殿 前有大方铜镜,高五尺餘,广三尺二寸。”
章炳麟 《东夷》诗之六:“要间鹿卢剑,铜镜能辟邪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<吕超墓志铭>跋》:“与石同出壠中者,尚有瓦罌铜竟各一枚。”

国语辞典

铜镜[ tóng jìng ]

⒈  铜制的镜子。通常为圆形。照面磨光,而背面则雕铸人物、禽兽等花纹,并在中央置一钮孔,用以系绳垂挂或固定于镜台上。明、清以后逐渐被玻璃镜取代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铜镜"的意思解释、铜镜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一片如铜镜般平坦的草原,几幢平淡无奇的藏式小屋,降生了许多享誉中外的大德高僧,四百年的历史,预言与现实,如此巧合,如此富有戏剧性,为什么?谁能拉开这奇妙故事的帷幕?

2.此时远方的日头开始西沉,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秦岭的落日,昏红的圆形缓缓浸入青灰色的山脉之间,那番场景,就像是把一面烧至赤红的汉代铜镜淬入冰冷的水中,就连周边的云霭都变得红彤彤一片。马伯庸

3.青铜镜永远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华美饰物,而一只造型的优美的大茶壶也会成为房间里的画龙点睛之笔。

4.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。习惯了等待,于是,在轮回中我无法抗拒地一次又一次站回原点。铜镜染霜华,蘸墨情依旧。始终,一个人的浮世清欢,一个人的细水长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