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uóluò

卓荦


拼音zhuó luò
注音ㄓㄨㄛˊ ㄌㄨㄛˋ

繁体卓犖

卓荦

词语解释

卓荦[ zhuó luò ]

⒈  卓越,突出。

卓荦诸夏,兼其所有。——班固《两都赋》
博闻强记,奇异卓荦。——《三国志·陈矫传》

outstanding;

⒉  也作“卓跞”

淑质贞亮,英才卓跞。——孔融《荐弥衡表》

引证解释

⒈  超绝出众。

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卓犖乎方州,羡溢乎要荒。”
李贤 注:“卓犖,殊絶也。”
晋 左思 《咏史》诗之一:“弱冠弄柔翰,卓犖观羣书。”
宋 王安石 《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》:“公材卓犖人所惊,久矣四海流声名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卓犖英姿,海内都传雅韵。”
康有为 《<人境庐诗草>序》:“苟有其人歟,其为政风流,与其诗文之跌宕多姿,必卓犖絶俗,而有其可传者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卓荦[ zhuó luò ]

⒈  卓绝超群。也作「卓跞」。

《文选·左思·咏史诗八首之一》:「弱冠弄柔翰,卓荦观群书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二九回》:「风流高会,江南又见奇踪,卓荦英姿,海内都传雅韵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卓荦"的意思解释、卓荦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而到了梁九那里差别肥瘦都变了,他和蔼可亲,平等待人,讲究团结互助,卓荦为杰,礼贤下士,翼卵昫伏,不似“洼老鸹”。

2.史载,则天十三、四岁时,已是博览群书,博闻强记,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,而且长于书法,字态卓荦不群。

3.史载,则天十三、四岁时,已是博览群书,博闻强记,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,而且长于书法,字态卓荦不群。

4.王徽之是王羲之的第三个儿子,史书上说他“卓荦不羁”,一天到晚不好好上班,时不时地还说些莫名其妙的话嘲弄领导。

5.博闻强记,奇逸卓荦,吾敬孔文举(孔融,名人,大家都很熟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