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à

下路


拼音xià lù
注音ㄒ一ㄚˋ ㄌㄨˋ

下路

词语解释

下路[ xià lù ]

⒈  前方;路边。

⒉  犹言下江,指长江下游的地方。

⒊  路为宋、金、元行政区划名,元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前方;路边。
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韩 使人之 楚,楚王 因发车骑陈之下路,谓 韩 使者曰:‘报 韩君 言弊邑之兵今将入境矣。’”
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后 秦 郡府将 宋齐 受使至 涂口,行达 桃墟村,见有七人下路聚语,疑非常人,还告郡县,遣兵随 齐 掩讨禽之。”
元 宫大挺 《七里滩》第三折:“见旗帜上月华日精,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,呈百般的下路潜藏无掩映,不知您,帝王情,是怎生。”

⒉  犹言下江,指 长江 下游的地方。

《醒世恒言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,装回头货回家,正趁着顺风行走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他有个妹子,嫁与下路人,住在 前门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:“宦成 听见那两个戴方巾的説的都是些 萧山县 的话--下路船上,不论甚么人,彼此都称为‘客人’。”

⒊  路为 宋、金、元 行政区划名, 元 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。参见“上路”。

《元史·选举志一》:“﹝ 至元 六年﹞十二月,中书省定学制颁行之,命诸路府官子弟入学,上路二人,下路二人,府一人,州一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下路[ xià lù ]

⒈  前面的路。

《韩非子·十过》:「韩使人之楚,楚王因发车骑,陈之下路。」
《南史·卷一九·谢灵运传》:「后秦郡府将宋齐受使至涂口,行达桃墟村,见有七人下路聚语。」

⒉  长江下游一带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三六·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「这番在下路脱了粮食,装回头货回家,正趁著顺风行走,忽地被一阵大风,直打向到岸边去。」

⒊  往前走。

《西游记·第二一回》:「行者执了帖儿,转身下路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下路"的意思解释、下路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众里寻她千百度,踏平脚下路。蓦然回首细环视,大婶大娘不知所措。偶有美女光顾,还是有夫之妇,余下大多数,基本筋疲力尽入目。

2.众里寻她千百度,踏平脚下路。蓦然回首细环视,大婶大娘不知所措。偶有美女光顾,还是有夫之妇,余下大多数,基本筋疲力尽入目。

3.剩云残日弄阴晴。晚山明。小溪横。枝上绵蛮,休作断肠声。但是青山山下路,春到处,总堪行。当年彩笔赋芜城。忆平生。若为情。试取灵槎,归路问君平。花底夜深寒色重,须拼却,玉山倾。

4.小溪是英勇的,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绝,不畏脚下路途的凹凸,一往无前。大树是坚强的,它不畏暴风暴雨的打击,不畏严寒酷暑的折磨,俯首耸峙。灯塔是无畏的,它不怕无边漆黑的围住,不怕常年累月的孤单,永放光芒。

5.小溪是英勇的,它不畏高山峻岭的隔绝,不畏脚下路途的凹凸,一往无前。大树是坚强的,它不畏暴风暴雨的打击,不畏严寒酷暑的折磨,俯首耸峙。灯塔是无畏的,它不怕无边漆黑的围住,不怕常年累月的孤单,永放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