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ǒu

不苟


拼音bù gǒu
注音ㄅㄨˋ ㄍㄡˇ
词性形容词

不苟

词语解释

不苟[ bù gǒu ]

⒈  不随便;不马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随便;不马虎。

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一曰,以祀礼教敬,则民不苟。”
贾公彦 疏:“不苟且也。”
《后汉书·王堂传》:“﹝ 堂 ﹞迁 汝南 太守,搜才礼士,不苟自专。”
清 钱泳 《履园丛话·梦幻·许昌》:“嘉定 有老儒名 朱纲,为人方正不苟,颇信佛老之説。”

国语辞典

不苟[ bù gǒu ]

⒈  不轻易、不草率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:「箭不苟害,解脰陷脑;弓不虚发,应声而倒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七回》:「鲁肃忠烈,临事不苟,可以代瑜之任。」

随便

英语not lax, not casual, careful, conscientious

法语sans relâche, consciencieux

分字解释


※ "不苟"的意思解释、不苟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他们一丝不苟、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感动。

2.在长春公共关系学校的操场上,志愿者那整齐的队形和一丝不苟的表演,让小欣月激动和振奋。

3.清理起楼道里的“牛皮癣”,小栋长们一丝不苟。

4.还有一种,就是像司马迁的尊重史实不急不慢的,一丝不苟的,我觉得肖泽颖兼容了李白和司马迁的这种风格吧。

5.他对生活秩序的要求向来一丝不苟,连自己头发都梳理得整整齐齐。

6.即使是加工简单的工艺品,王师傅也刻意求工,一丝不苟。

7.拿着梳子梳了一遍又一遍,油光可鉴一丝不苟后,他对自己的外形,突然升起了满满的自信。

8.意思是雷打不动,照样亨通,主持山祭的祭主在暴烈的雷声中一丝不苟,管你电闪雷震,上香,供酒,手稳步准,方寸不乱。

9.我为了手抄报做的能得到老师的赞扬,我一丝不苟的做,绝不敷衍。

10.他们一丝不苟、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深受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