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白居易白居易的意思
bái

白居易


拼音bái jū yì
注音ㄅㄞˊ ㄐㄨ 一ˋ

白居易

词语解释

白居易[ bái jū yì ]

⒈  (772—846) 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代下邽(现在陕西省渭南县)人,著名诗人。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,主张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《与元九书》是他诗论的纲领,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。早期多作讽谕诗,如《秦中吟》和《新乐府》,长篇叙事诗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也很有名。著有《白氏长庆集》

Bai Juyi;

国语辞典

白居易[ bái jū yì ]

⒈  人名。(西元772~846)​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唐下邽人(今陕西渭南县附近)​,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,卒于武宗会昌六年。贞元进士,官至校书郎、赞善大夫,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。长庆时,累迁杭、苏二州刺史,后任太子少傅,因不缘附党人,乃移病分司东都。会昌二年,以刑部尚书致仕,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。居易文章精切,尤工诗,作品平易近人,老妪能解,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。晚年放意诗酒,号醉吟先生。初与元稹相酬咏,号为「元白」,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「刘白」。著有《白氏长庆集》等。

英语Bai Juyi (772-846)​, Tang dynasty poet

德语Bai Juyi (chinesischer Dichter der Tang-Dynastie)​ (Eig, Pers, 772 - 846)​

法语Bai Juyi

分字解释


※ "白居易"的意思解释、白居易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不用载为鸣凤管,不须截为钓鱼竿;千花百草凋零后,留向纷纷雪里看。白居易

2.白居易的诗里面也这样说“竞渡相传为汨罗,不能止遏别无他;自经放逐来憔悴,能较灵均死几多”。

3.勿轻直折剑,犹胜曲全钩!出自:唐·白居易《折剑头》不要轻视那折断了的直剑,它比弯曲的全钩还要强硬!

4.不用载为鸣凤管,不须截为钓鱼竿;千花百草凋零后,留向纷纷雪里看。白居易

5.这就是四月。繁美丰盛的四月,一见倾心的四月,春意酥怀的四月,可以入诗入画的四月。她凝于画家的笔端,她流泻与歌唱家的音符,她缠绵于诗人的指尖。但是白居易却说“人间四月芳菲尽!”。

6.在长安西市等开门时,与白居易笔下的“卖炭翁”不期而遇。

7.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白居易

8.白居易从早年的入仕到晚年出世,一直都在“出仕”与“归隐”的矛盾中徘徊。

9.当然,结果是白居易的这些指陈时弊,鞭挞社会黑暗的谏章和讽喻诗,不仅触忤了权倖,同时也引起了最高统治者唐宪宗的不快。

10.突然想起了一首白居易的诗:“映山红花与鸟,怨艳两何赊。疑是口中血,滴成枝上花。”相传映山红花乃是映山红鸟啼血滴落所致,因此一些映山红花诗,常常是把映山红花与鸟放在一起来吟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