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ēyìng

接应


拼音jiē yìng
注音ㄐ一ㄝ 一ㄥˋ

繁体接應
词性动词


接应

词语解释

接应[ jiē yìng ]

⒈  配合己方的人行动。

接应先头部队。

stand ready for assistance;

⒉  物质上给予帮助;接济。

supply; give material assistance to;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应对;应答。

《东观汉记·马客卿传》:“马客卿 幼而岐嶷,年六岁,能接应诸公,专对宾客。”
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接应之方,言必出己。”
叶圣陶 《城中·搭班子》:“泽如 不想说什么话去接应,他照旧带着不舒服的感觉望着 钱 的喉结。”
王西彦 《古屋》第三部六:“‘他的妻子很能干,’我接应着。”

⒉  呼应支援。

元 尚仲贤 《单鞭夺槊》第二折:“元帅先行,我与 敬德 将军随后来接应元帅来。”
《警世通言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“却説店小二为接应 陈名 盗马,回到家中,正在房里与老婆説话。”
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龙泉 人 郭公子 起义兵以应伪 周 ……后与 大任 不协,不相接应。”
茅盾 《子夜》十三:“还是先和 虹口 那几个罢下来的厂接好头,她们来冲,我们关车接应。”

⒊  供应;接济。

如:子弹接应不上。

国语辞典

接应[ jiē yìng ]

⒈  呼应、支援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六八回》:「见徐盛在李典军中搅做一团厮杀,便麾军杀入接应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七四回》:「你且说谁作接应,我便饶你。」

策应

分字解释


※ "接应"的意思解释、接应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令汤怀、孟邦杰负责押运粮草到军前听用;命令谢昆再度催促粮草接应。

2.为抵御金兵入侵,许多中原豪富之家破家为国,倾其所有捐献出金银无数,在没有接应到义军的情况下,被秘密的储运到了这座金库中。

3.又听得寨前炮响,史广恭按兵不动,只等他人来,塌了陷坑、山后伏兵齐起,接应捉人。

4.而今势如骑虎难下,前面就算有天罗地网阴谋陷阱,我们也不能畏惧退缩,如今我要做的就是将不安气氛消弭于无形,让接应的人心生警惕未免受了暗算。

5.又听得寨前炮响,史广恭按兵不动,只等他人来,塌了陷坑、山后伏兵齐起,接应捉人。

6.这次回家途中正好赶上暴风冰雹,她在路上发现了昏迷的东方,焦急万分,周围荒无人烟,她只得在山头吹起求救的牛角号,正好她的弟弟听见发号声前来接应。

7.他很谦恭地接受领导的训诫,低头顺蛋地看着领导耸立的眉毛,时不时说着一些迂回的话接应领导的话。

8.然后呢?等到接应的直升机来了他们哀痛欲绝的时候,告诉他们这是个玩笑?我想他们会对政府失去信心。